发展装配式建筑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机制创新装配式建筑 。从一个企业来说,最重要的是技术、产品、模式、管理这些方面的创新,跟装配式建筑提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。管理创新涉及到政府的管理、企业的管理;机制也是这样,都存在着政改和市场主体的双重创新。
装配式建筑有一个重要的特征,就是“六化”:即设计标准化、生产工厂化、施工装配化、装修一体化、智能信息化、应用智能化装配式建筑 。从目前来看,“六化”的发展参差不齐,差距还比较大。7月,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了一个设计、施工、装修一体化的交流会,专门推进实现一体化。因为从各个地方的项目实践来看,只有做到一体化,才能够充分发挥好装配式建筑的综合优势,如果各个环节都是割裂的,那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就很难充分地体现。
另外,信息化建设也非常重要,整个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装配式建筑 。现在搞装配式,做得比较好的一些城市、企业,都是在工厂预制构件时植入芯片,整个物流、安装、施工到最后的运营维护、拆除重建,全生命周期实现信息化的跟踪系统,这样使建筑行业跟信息化高度融合有了重要载体。
建筑三大结构体系-混凝土、钢结构、木结构,还有各种混合结构,其中混合结构也是非常多的装配式建筑 。在即将出台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,就把这些体系都在一个表上反映出来。目前,各个地方做了大量装配式建筑的试点、示范工程,如果按照新的评价标准,可能就要筛掉其中的50%以上。以后住建部统计信息系统报送的数据,也要按新的评价标准来衡量。
不是说传统建筑不好,大量的现浇建筑质量非常好,但是因为存在现场的随意性,还有粗制滥造的问题,也有农民工技术水平的问题,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比较多,所以说要用工业化的方式去推进,希望有更多的物品、部件,都在工厂标准化生产装配式建筑 。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条件下,工厂制作运到工地装配,确保工程质量。所以装配式建筑不是否定过去,而是强调要改变过去粗放的、随意的建造方式,转化为采用工业化、系统、高质量、高精度的建造方式。
星河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材料
专利发明人周兴和先生和星河团队,历经30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应用,以秸秆、稻草、锯末、旧木材、植物纤维粉、粉煤灰等作为原料,通过核心技术及专用设备生产出各类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 。
星河建材的诞生,让建筑告别了“拖泥带水”,完全改变了传统建筑的肥梁、胖柱、深基础、湿作业装配式建筑 。房屋采用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预制、机械化安装;墙板、楼板、楼梯之间直接粘接而成,形成一个整体结构,实现了共同受力工作原理;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,安全可靠。
现代建房七无:一无钢筋、二无水泥、三无砖、四无梁、五无柱、六无石材、七无构件装配式建筑 。
科技房屋七防:一防震、二防火、三防水、四防冻、五防裂纹、六防虫蛀、七防老化装配式建筑 。
环保节能:无毒无辅射,保温隔热;重量轻,只有传统房屋的1/3,可在水上建漂浮房屋,可建水池养金鱼装配式建筑 。
生产方便:通过像“造汽车一样”制造房屋的方式,所有建材均在工厂一次加工成型装配式建筑 。可任意设计房型,风格自定,形成各种标准化户型和多样性建筑空间;房屋所有管、线可提前预制好。
施工便利:可在墙板上任意开孔、锯、钉;可任意隔墙,不用考虑承重;可任意装修,实现建装一体化;可消减和节省60%-80%的建造时间和人力成本装配式建筑 。
原料充足:主要为秸秆、稻草、锯末、旧木材等植物纤维,其它为粉煤灰、菱镁及核心原料等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装配式建筑 。